就业工作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就业工作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就业工作报告1我的职场生涯从一个大公司的职员开始。走了那么远,终于找到了明确的方向,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此带着我们的激情开始新的征程。
当一匹狼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时,这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被抓不可怕,挨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了野心和上进心,变成一条摇尾乞食的狗。所以,或者是为了征服,前方任何机会都会成为我们的战利品,
接下来是个考验,我们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怎样,只有踏实走好每一步,而且要走的更有力度。
实践之学习无价
继昨天的培训之后,今天下午我们又参加了海纳的培训。如果说昨天是激情澎湃,今天就是需要沉淀,需要淡定!成功学可以让人激情高亢,但没有“一定要”的实践精神,那高亢可能会变成浮夸。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证你能一直利于不败之地,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今天就是对销售会员卡的一个感性认识,接下来11号还有更深入的了解……
张小林董事长说公司最大的投资就是为提供学习的机会,一个有国际视野格局的企业家有这种信念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能成为中国十大杰出企业家也不足为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向成功的人学习。
海纳,大海的胸怀 来海纳才两天,就已经深深被张总和他们的团队所吸引了,应该说是我们的团队了! 张总说:想做成功的企业,要具备三点,商业模式&资本&人才。我们深入海纳,然后视看天下,就知道这个商业模式很简单,这个商业前景非常看好,可以说是多年以后我们出行的必选。 所以我们也非常看好,也必须全力以赴!因为这样做,不仅仅是一种金钱上的收获,还是精神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这个团队是年轻有活力有激情的,为了自己,为了祖国,干!把中国干一遍!
扬帆起航
今天我们参加了海纳集团关于会员卡的培训。我们的销售实质就是一种直销,很多人对直销有种抵触情绪。但是,观念总会改变的,海纳租车的前景是很不错的。我们四人小组其实只要一心一意去做,数量上有优势,一定会有所成就的,海纳也许不是我的最终归宿,但是海纳应该是我人生进入商海的港口。我们一起扬帆起帆,去实现各自的梦想,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业工作报告2失地农民就业工作一直以来是矛盾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政府工作任务的重点之一。为此,我局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根据失地农民的择业意愿,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就业扶持政策,重点帮扶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
一、基本情况
我区从20xx建区以来,因城市建设导致的失地农民共涉及21个村91个社区,共有21572名失地农民进入保障管理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补助费。其中劳动龄段1.5万人,占到70.5%。截止目前,共计实现就业1.35万人,占总劳动力的89%,其中本地就业0.5万人(进厂、建筑工、家政服务、保洁、保安、驾驶、人力三轮等),包括培训后自主创业0.16万人(开办餐饮、五金维修、家电、超市、广告制作、理发店等),劳动力转移输出0.85万人。
二、帮扶措施
(一)强化政策宣传力度。派出宣传活动小组及宣传车辆,深入信息闭塞的地区轮回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通过集中宣传、现场咨询、印发资料、现场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劳动合同法以及就业促进法等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8000余份,出动宣传车辆42驾次,召开现场咨询会2次。
(二)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深入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发一批保绿、保洁、社区治安等公益性岗位,安排被征地劳动力中就业困难人员到相应的公益性岗位进行工作,城区共安排300余个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就地就近实现就业。
(三)做好职业介绍工作。紧密联系我区在外地建立的劳务输出联络站,广泛收集各地企业有效、合法的用工信息,为通过“12333”就业援助热线咨询就业信息的本地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200余条,并协助有就业意愿的群众与用工单位联系,帮助达成就业意向。其次是做好有外出务工意愿人员的登记工作,尽全力为有就业愿望人员与用工企业铺路搭桥。通过努力,失地无业农民成功实现就业达1.35万人。
(四)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区就业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标准,根据市上匹配我区的专项培训项目结合上报数据进行综合后适时开展创业培训、电脑培训、电动缝纫等免费培训班,做到“招收一批、培训一批、上岗一批”,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政策法律培训、人生观、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帮助失地农民成功实现自主就业。
(五)提供小额贷款贴息。对于有自主创业愿望但缺乏创业资金的人员,我们积极做好小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为其提供按政府有关规定申请8万元以内的创业小额贷款2利息,鼓励其以城区为主大力发展自主创业。近两共计为城区各类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500余万元。
(六)搭建自主创业平台。近两我局在经纬水岸商业步行街处着力打造创业孵化园,努力为自主创业人员搭建创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凡入驻我区创业孵化园经商办企事业的,可按照政策享受相关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同时政府给予一的门面租金补贴,从而降低创业成本及门槛,顺利实现自主创业。
就业工作报告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说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但仅仅有15%的同学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主动捡起干净教室中的碎纸屑。20%的同学会视而不见;其余被调查的同学会考虑去捡,但不一定会付诸行动。
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 ……此处隐藏22192个字……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四、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我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一班子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新。今年以来共推荐100多余人参加了县就业局提供的免费举办的创业培训、业务培训以及招聘会。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知识、技能、就业空间。现有就业再就业人员62人。其中4050特困人员、低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单亲家庭一共50余人已落实工作岗位。我社区现无零就业家庭,争创充分就业社区。
五、开展公共就业优质服务,实施就业帮助
社区积极配合劳动保障机构及公共服务机构,为再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社区对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进行了专项求职建档登记,根据他们的就业需求积极推荐就业,特别针对4050人员技能低、就业难的情况,社区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技能培训,使他们提高了就业能力。
六、建立健全各项基础信息
为了全面掌握失业人员基本情况。社区干部深入走访了解社区内双失业、单亲、残疾及大龄失业人员家庭情况。了解掌握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有强烈就业愿望等人员的意愿。建立健全了各类基础台账和信息,实行了动态管理和服务,从而为巩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做到了“五个清楚”,即失业原因清楚、家庭情况清楚、择业愿望清楚、技能水平清楚、就业去向清楚。七、创建效果
通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社区干部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更加明确,对搞好再就业工作,真情帮助就业边缘人员再就业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克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上下协调,对特殊个案特殊处理,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没有因再就业问题造成上访和不稳定因素。我们的体会是:做好再就业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和社区工作服务主题分不开的。再就业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帮助特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解决生活方便,维护社会稳定。做好再就业工作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创先工作思路,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再就业渠道,找好再就业政策与实施工作接合点,争取在新的一年再创佳绩。
就业工作报告15今年以来,岳池县把全民创业促进就业作为富民强县、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营造创业环境,培育和激发全民创业意识,吸引了一个个外出务工农民、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进行创业,掀起了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热潮。
截至目前,该县城镇新增就业798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4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1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创业吸纳就业“创业之初,我曾遭遇挫折,感谢政府的大力扶持,让我树立起积极的创业态度、正确的创业取向和诚实守信的创业理念,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34岁的曾家方,曾是一名武警战士,20xx年底转业回到地方,他拿出军人敢闯敢干的精神,在20xx年下半年创办了“华信阳光”家具卖场。由于不熟悉家具行业的运作规律,家具卖场的资金链紧张,曾家方孤注一掷,卖掉了房子和车子。他的情况通过社区干部反映到县就业局,工作人员立即帮助他申请小额贷款,获得了一笔周转资金。此后,曾家方又通过上对口专业培训班,学到了实用的企业管理知识。经过几年的悉心经营,如今的华信阳光家具卖场已成长为拥有1500平方米、三层楼的大卖场,每月纳税20xx多元,固定员工6人,曾家方的事业走上了正轨。
该县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宣传创业及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营造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创业带动促就业”的氛围。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免费保管两年人事档案,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让专业技术人员以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入股经营和收益分配,扶持他们创办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园等。同时制定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培训方案,安排了培训专业设置和班次,对有自主创业愿望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进行创业理念培训,对现有非公有制企业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个体工商业主进行创业质量提升培训,对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城镇其他人员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对农民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经营知识培训。根据城乡创业者的需求,从参加培训、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落实税费减免、后续服务等环节上实现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为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各类创业者给予职业发展的资金扶持,让帮助创业者实现了梦想。
同时,该县通过深入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暨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共有13000余名返乡农民工、“4050”人员、残疾人、失业人员等进行了求职登记,成功推荐就业1015人。
“现在每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左右,做得好有奖金,逢年过节老板还会发红包,收入并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返乡务工人员吴晓丽告诉记者,她以前曾在上海打工,因为没文凭和技术特长,月收入并不高,除去房租、水电费、生活费、通讯交通费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来,她通过县人社局组织的招聘会,谋到了这份满意的工作。
职业培训助推创业成功
43岁的李友菊是原白庙镇铁木社的职工。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破产了,李友菊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她也曾随南下打工大潮到广东等地打工,后来为了照顾家庭,又回岳池摆过摊、卖过烟酒,也曾到餐馆洗过碗,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20xx年,夫妻俩在白庙镇开了一家小饭馆,由于缺少经验,场镇人口少,经营十分困难,夫妻俩只得关门,再次给别人打工。
20xx年,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后,夫妻俩又在九龙镇体育路开了一家饭馆。“房租高,人工贵,每月除去各项费用后,利润很少。”李友菊回忆道。20xx年,当听说县就业局在组织免费技能培训时,李友菊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李友菊根据培训学到的知识,对餐馆的定位、采购、菜品、人员管理等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改变,通过外树形象、内抓管理,餐馆目前经营面积已达300多平方米,营业收入每月可达12万多元,每月为国家纳税近20xx元。“以前做事懵懵懂懂的,通过培训,该怎么做事一下就明白了。”李友菊说道,“感谢国家的政策好,没有这样的免费培训,我的餐馆就不可能做得这么好。”
在这里上班的郑春华以前在家带孩子,靠丈夫一个人工作。“日子总过得紧巴巴的。”赵春华说。为了改善家庭状况,赵春华经人介绍来到这家餐馆上班。“现在一个月能有近1400元的工资,被评为优秀员工还会有奖金。”赵春华高兴地告诉记者。据了解,餐馆现有员工13人,基本工资都在1300元以上,且每年都会定时增加工资。
今年以来,该县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创业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创建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发放《创业项目推荐手册》,聘请创业顾问,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创业者成功创业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创业培训人员42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5%,合格率达100%,创业成功率达50%以上。
文档为doc格式